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12期 2011 / 10 / 01 202

山海交錯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東鄰太平洋,西接中央山脈,境內有舉世稱奇的太魯閣峽谷,敘說著億萬年大地形成的故事。在太魯閣這塊土地上,不同的族群先後在此繁衍子孫,為生存而努力,而轄區內的西寶聚落居民,則多是榮民與原住民通婚的第二代,不僅承接先人耕種的足跡,也為長保家鄉渾然天成的自然環境,努力跨出有機耕作的第一步。太管處與慈心基金會協助居民轉作有機耕作,西寶居民更有心要把好的東西種出來。期待未來能擴大有機生產面積,乃至於全面推廣有機耕作。

幕後推手費心機 ──賴美麗專員

賴美麗專員(右一)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服務超過20年的「西寶專案」承辦人員賴美麗小姐,可說是「西寶聚落產業轉型與培力行動計畫」的有力推手。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1986年11月28日,鑑於國家公園的成立讓園區居民在土地利用與開發上的限制,因此陸續從2005年開始規劃園區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培力計畫,協助居民與國家公園建立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西寶聚落因位於中橫公路邊,交通便利,而且土地完整,陡坡較少,被認為未來頗適合發展生態旅遊村的地點。

賴美麗表示,推動生態旅遊有其困難度,儘管太管處不斷安排社區參與活動,可是這些安排對當地居民原來的農作模式並未產生太大的影響,依靠農業維生仍是農民最重要的考量。居民以慣行農法施用農藥化肥的耕作方式,對國家公園區內的生態環境確實產生不良的影響。

賴美麗表示,太管處很慶幸能邀請到慈心基金會加入輔導西寶產業的轉型,從一系列的教育訓練中改變觀念,其中不厭其煩的溝通就是建立互信基礎的最重要過程!例如2011年夏天有機作物第一次收成,農民很擔心採收時機對包裝、通路商收購等可能引發的負面影響,經過協調、溝通,農民才慢慢能夠接受「包贏」心態的不可能!但也經由此次的密切互動,西寶居民相信國家公園會提供必要的協助。

2011年西寶的有機轉作順利,居民對有機轉作信心大增,目前已有些農戶打算明年擴大有機轉作的區塊;另外,中橫沿線的居民也表示希望轉作有機。由此可見,西寶聚落推動有機農業已經跨出成功的第一步,期望,未來西寶產業轉型成功的案例,可以當成示範,將經驗複製到其他聚落,發揮正向的擴散效應。

 

催生有機出妙招──張德輝農友

張德輝農友

當初,張德輝靠著牆、翹著二郎腿大聲嗆說:「什麼有機,根本不可能!」原來,他深知這些務農經驗豐富的夥伴,各個都是意見領袖、自許權威或專家,尤其他先前有一想法被其他農友反駁後,得到一個經驗:「如果我講有機是可行的,他們絕對不做,若我說不可能,他們就會去嘗試。」刻意反其道而行成了他的策略。慈心義工張芝菱回憶當初勸說轉作的情景:「對慈心基金會嗆聲最大的就是張德輝,而今最感謝的也是他——西寶聚落第一位轉作有機的就是他!」

有一次,張德輝到東華大學上「導覽解說」的課程,才了解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那時還沒轉作有機,可是重視生態的種子,已悄悄地潛藏心中,蓄勢待發。最初,張德輝期望西寶全面推動有機,有了團隊約束的力量,自然而然就會遵循有機規範,後來反對者居多,就決定從自己做起,希望從點到線逐漸拓展到全面。

既然決定要做有機栽培,就要遵守有機嚴格的規定,張德輝將有機視為高標準的栽培方式,也引以為榮。「有機就是道德與責任,不是隨便說一說而已,如果沒有道德良心做有機,那是假有機。」一席話擲地有聲。

海軍少校退役的他,說起有機鏗鏘有力:「做什麼都是心態問題,難不難那是假的!」他曾參觀花蓮的有機農場,也觀摩自然農法的栽種,發覺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於是抱持著:「做有機不會賺錢,就以快樂的心來耕種,反正有蟲就有蟲,收成就順其自然吧!」後來,順利銷售賺了一點錢,他覺得做有機可行性高,更堅定這是心態與觀念的問題。

 

迎接光明向前行──黃聖宗農友

黃聖宗農友

很早以前,就認為有機是未來趨勢的農友黃聖宗,曾與當地農民一起參觀花蓮的幾個有機農場後,皆認同「有機是一片光明」,雖然距離這願景尚遙遠,但都有了共識。且在迎向光明之前,也開始為度過黑暗期做了心理的準備:「做有機不一定會賺錢。」但他自信地說:「平地可以種出有機,而山區的病蟲害比平地少,一定可以種出好品質的蔬菜。」打造有機一片天,不是夢想。

原以為山清水秀的西寶聚落,水源無虞匱乏,殊不知,到了夏季水源短缺,致使夏天耕種困難,水源必須從八公里外的洛韶拉水管過來。有一回,颱風來襲破壞了管線,黃聖宗為了修復水管,跋山涉水一不小心跌落山谷,斷了一條腿。面對幾乎垂直、陡峭的山壁,縱然有五、六位同伴焦急地商量如何營救,卻因路太窄無法將人抬出。最後,拖著受傷的腿,平常10分鐘的路程,他爬了兩個小時才出山谷。

「講到水源就很心酸」,天災破壞了管線,即使好不容易修復了,可能僅用一回,管線又斷了,「等待」是一門必修的課程,也是西寶農友的無奈。

逐漸克服有機栽培困難的黃聖宗,愈來愈得心應手,產期很固定,反而必須考量有機市場的供需問題。當多位農友一起送菜,市場必定消化不良,所以,基金會試著找出更好的方法,依當地的氣候條件,調整作物的生產區隔,農產品不必一次出清,也紓緩了銷售壓力。

 

擘畫有機村願景──白丁舒漢農友

白丁舒漢農友

高山幽谷的太魯閣,讓人胸懷大願,農友白丁舒漢以自身做起,擘畫出有機村的願景。過往從事「無毒農業」的他,認為轉作有機其實並不困難,最困難的是通路問題,畢竟務農也是為了生計,有良好的通路,有機這條路才走得長遠,甚至放眼有機村的發展。

談起轉作有機的主因,白丁舒漢說出心中的構想:「農產品僅帶來部分的收入,現在年紀大了,有更深一層的想法,希望未來朝向有機村的發展,帶動整個生態社區,同時發展有機觀光事業。」

西寶聚落距離天祥很近,白丁舒漢認為有機農業的永續發展不僅著重在生產面上,而是該顧及更寬廣的面向,他希望結合國家公園資源,善加經營生態環境,舉辦健康知性之旅,經營民宿村、有機餐飲、有機體驗營等,逐漸邁向有機村的理想。

白丁舒漢從小面積跨出有機的步伐,逐漸擴大生產面積。他說:「我先做起來,將來到一定程度,凝聚大家的心力,期待整個西寶聚落變成有機村。」他踩踏堅定的腳步,為理想而努力。

 

豬猴挑釁無所懼──張秀杏農友

張秀杏農友

沿著山路蜿蜒而上,秀林鄉的美景盡收眼底。農友張秀杏的田區,綠中帶黃的小蕃茄閃耀健康的光芒。她以自家3分農地全採有機栽培為傲:「這塊山坡上近一甲的農地,明年我也要收回來做有機。」今年的好收成,讓她對有機栽培信心大增。

到了枯水期,為了照顧菜園,張秀杏在落日前從家裡揹水桶上山,為一顆顆的高麗菜澆灌,除了蕃茄,她還種植了青小辣椒、白蘿葡等多種作物。好手藝的她,將盛產的蔬菜,加工做成剝皮辣椒、蘿蔔乾、泡菜、高麗菜乾等,這些私房菜一一成了遊客的伴手禮。

善於烹飪的張秀杏,也有莫可奈何的時候,她說:「野豬把兩百顆快收成的南瓜,吃得清潔溜溜,一顆都沒剩。」其實,山豬不只吃南瓜,其他農友的高麗菜也不放過;猴子把蕃茄吃得精光,望著多月的心血,就此白白地被糟蹋,但是又何奈?

「猴群吃一口就丟,弄得滿園狼藉,專門搞破壞。牠不怕人,人卻怕牠。」別小看一隻猴子,蠶食鯨吞可以吃掉半塊農田,何況一群猴子,稍不注意整片蕃茄園就全軍覆沒了。台灣獮猴是保育類動物,大家對牠束手無策,「山區耕種還要跟一群野生動物和平相處,實在不容易。」秀杏無奈中有痛。

 

隨力行善謝天恩──張榮文、陳新珠農友

張榮文(左)、陳新珠(右)農友

歷經百萬年切山成谷的太魯閣,創造天地奇蹟;在西寶山區耕種的農友,不僅要防猴子、山豬、病蟲害、無能為力的天災,甚至鄰田污染以及水源不足,突破諸多困難,創造出有機耕耘的奇蹟。農友張榮文說:「現在已經可以量產有機蔬菜,無論是農耕技術、土地、人才都不是問題,只希望有好的銷售管道。」一語道破農友的心聲。

水源不足是農友最困擾的問題,除了從深山拉管牽線,張榮文則採用「換水」的方式來互相支援,他說:「我輪流使用山泉水及引擎打水這兩種方式。例如,我在山坡邊及山頂各有一蓄水池,如果坡邊的池水今天用不到,則利用引擎將坡邊池水打到山頂的蓄水池,給別人使用。或者當別人使用山泉水灌溉時,我則用引擎打水。」總之,大夥想盡辦法共度難關。

白天務農,傍晚依然忙碌的張太太(陳新珠),一邊篩選番茄,一邊敘說著:「因為這些番茄有蟲吃過,外相不佳而無法交貨,丟了又可惜,打算送給寺院、育幼院或是餐廳。」長年都在做這件事的她,言談間透露出分贈的喜悅及珍視作物的用心。趁著放暑假,一旁打工的鄰家子弟說:「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農家子弟傳述著「謝天」的情懷,體察出自己付出太少,別人為你做的卻很多,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所以隨手做善行,展現西寶聚落饒富人情味的一面。

 

由小到大轉變中──程瀚農友

程瀚農友

務農本來就是各顯看家本領,而農友程瀚也有自己的看法:「老一輩的觀念,蔬菜不要噴到農藥就好,草就沒關係,而有機栽培連草都不能施除草劑,這是對得起良心的做法。」他先以小面積轉作有機,而其餘的慣行農田,農藥則比以前噴得少一點,同時發現有機資材也適用於慣行農田。「現在有一些生物防治的資材比以前進步很多,願意做有機的人也愈來愈多了。」程瀚受到有機栽培概念的影響,對生物不想趕盡殺絕,心態開始一點一滴的轉變中。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