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的專案協同主持人李思明說,由於過去沒有相似的經驗,因此這計畫是一個「裝滿學習的禮物」。對於「想做什麼、要做什麼、能做什麼」,團隊內部其實花了很長時間理解,從密集討論中調整出共同的方向。
認同慈心理念,在太管處工作19年後退休的慈心義工劉連英,責無旁貸地成為兩個單位的溝通橋樑,當初看著農藥滿天飛的無奈,到現在眼見基金會以一群人影響另一群人的方式,讓土地和農民得以休養生息,她心中的喜悅,是不在當地長久耕耘的人難以體會的。
與西寶合作的特殊之處是:當地農友個個種植經驗老道,合作初期,團隊所做的就是提供選擇,延請技術專家來上課,從氣候、地形、土壤等面向,綜合評估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不介入當地的種植規劃。然而,時間一久,他們開始情不自禁地想幫農友們解決所有問題:農業、生計、生態、人際等五花八門。過程中,團隊再再釐清慈心基金會是為了「發展有機農業」而來,其餘的面向則必須有所取捨。
2011年6月,轉作有成產出令人滿意,農友、基金會與太管處都很高興,但立即面臨的就是通路問題──菜追著人跑。團隊想出各式各樣行銷花招,這時,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是基金會副執行長蘇慕容當機立斷,將眼光望向最大容受量的銷售管道──讓菜順利進入有機通路。專案研究員張芝菱說,看到田裡的菜已趨成熟,非常心急,但事後回想,如果當初只把注意力放在賣掉就好,一來量太大,靠少數人一定銷不完;二來則會習慣於每次都只解決最眼前的事,而忽略考量整體規劃。
藉由這次事件,團隊學習到冷靜分析並處理問題:若是產銷方面,就找專職產銷的管道;理念的問題就由慈心理念單位協助;田間問題,就找農業專家或驗證人員……一旦分析出問題後,就能清楚歸納「找誰幫忙」。「與其說我們是專家團隊,不如說是顧問團隊!其實,我們會的不多,但慶幸的是背後擁有豐富的資源。」張芝菱如是說。
「透過參與這個計畫,我學會看到農友的苦!」臺大農推系畢業多年的兼任研究員李彥志說。「覺得他做得不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然後找出原因,就很不容易!」團隊所扮演的角色是多面向的,除了確定農友們是否有心繼續走向有機之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會一直支持你!」的貼心。經過這些互相試探的歷程後,農友們開始接納慈心團隊。彥志笑說:「或許他們已經感覺到,我們是值得這樣被對待。再加上,我們也一直在改變!」
年紀輕輕、還在念教育研究所的團隊兼任助理沈慧陵,曾參加基金會舉辦的「有機農業研習營」而認識慈心。帶著一顆想協助父母轉作有機的心,她踏入了這個計畫。與農友們的密集互動,讓她感覺距離夢想越來越近:「他們就像我的父母一樣,跟著團隊協助農友一步步調整、轉作、通過驗證,這歷程讓我覺得未來很有希望。」
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巧妙地在這個計畫中,扮演著屬於自己的角色,有人掌握整體方向、有人給予技術建議、有人深入關懷農友、有人從中穿針引線……正是這些縱橫交錯的網絡,交織成太魯閣國家公園有機農業希望無限的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