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默默致力於有機農業改善、研發可推廣農產品的農友或專業研究人員,為了心中的那股理想,在現有的農業基礎上,用心地研發或是積極地尋找改善之道,讓有機農業向前進步,創造更好的產業環境,就在這些有心人的身上,發覺有機更上一層樓的新未來。
水稻育種 超越米印象──陳榮坤博士
小時候頂著太陽,在稻埕曬稻穀、翻稻穀,嘟噥著以後絕對不種水稻、絕不務農的陳榮坤博士,長大後因緣際會又投入農業的領域,且致力農業改善。他傳承了父親傳統的耕作技術,以及指導教授郭華仁「不做基改、重視生態、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新趨勢。兼容並蓄,融合父親與老師智慧結晶的陳榮坤,為有機農業開展新機,尤其在水稻育種的領域多有專研。
慈心基金會於2008年11月,為發展有機農業適用的水稻品種,希望做出與市場區隔的有機糙米,與農業試驗所合辦試種計劃。這項計劃的負責人陳榮坤致力於改善糙米的食用品質,培育出專門為有機水稻耕作的新品種「台南14號」,打破有機糙米不好吃又要久泡的刻板印象。台南14號,不僅煮前免浸泡,而且煮熟的米飯軟Q爽口,大幅改善糙米食用口感,可說是「超越白米,更勝糙米」,而且產量與台稉9號不分軒輊。他說:「台南14號,讓人吃了不會想再吃別的品種。」
除了成功研發台南14號,陳榮坤也在官田試種成功台南13號。它帶有芋頭香,病蟲害抗性佳,產量較舊品種提高,有集聚農民栽種潛力,陳榮坤期許:「台南13號能結合菱角、水雉、綠色保育等地方特色,永續發展官田推動綠色保育。」此外,他還研發出與日本越光米極為相似的台南16號優良米質,並著手研究巨胚、低蛋白成分、適合有機栽培的水稻品系,同時,對於慈心基金會在官田、貢寮推動的綠色保育計畫,也熱心參與水稻有機種植技術指導及諮詢,並且經常實地指導麻園有機農場的水稻栽培。
陳榮坤重視生態和原生種的理念,深受郭教授影響。就生態多樣性的觀察,他發現,一旦栽培面積變大,風險就大,因為一旦有病蟲害,影響範圍相對變大;因此,他對台灣有機栽種,投注一份期盼:「不同品種,在不同地方發展出不同特色,品種多了,生態豐富了,病蟲害就少。」
關注台灣水資源變少的陳榮坤,期許未來能研究出需水量較少的水稻品種,以直播方式不用插秧,因為水田整地用水量大,佔了整個水稻用量百分之十五。他說:「早年,最好的田是土質鬆且好整地的砂坋質田地,適合直播,而眼前水田的栽培環境大都是較黏的土壤。」因此,直播方式如何付諸實現,前人經驗的傳承,他視如珍寶。
野放栽種 茶香有古味──陳陸合農友
古早茶的幸福滋味在哪裡?有機茶農陳陸合端出沏好的茶,香氣多層而濃郁,花香、草香、木香,盈滿鼻間,杯底蘊香久久不散,茶湯入喉溫潤回甘,他滿心歡喜地說:「這才是我心中想要的好茶。」原來,這是經過尋尋覓覓,猶若山中傳奇的野放茶。
為了尋回古早茶的好味道,同時,因坪林區位在翡翠水庫集水區,有機耕作可以潔淨水源,陳陸合放棄了原本安穩的退休生活,6年前毅然返鄉,加入慈心基金會「坪林有機茶園輔導與推廣」的行列。當他克服種種困難,種出令人滿意的有機茶,並不以此為滿足,還想更上一層樓,做出最好的有機茶。
有一回,陳陸合漫步坪林山間,發現散布山間、高大挺立、無人管理的百年野放茶樹,因為有巨木庇蔭享受半日照,又有雜草競爭養分,樹根深入沃土,茶樹長得強又壯,摘取野放茶葉,還得冒險攀爬或是架梯才搆得到。嘗試製作野放茶之後,他說:「野放茶的能量充沛,蓄積豐富地底的微量元素,所以滋味特別不一樣。」一償宿願的喜悅,實在難以言喻。
現在的茶樹大多用插枝繁殖,茶樹沒有主根,根部朝横向生長,且必須經常翻土,茶樹大約十五年就得重種。看中野放茶獨特滋味以及水土保持功能的陳陸合,決定撥出四塊土質良好的農地栽種野放茶。2009年起,他在茶園栽種一千顆的茶樹種子,希望透過實生苗的栽種,逐步完成理想。
在茶園栽種的野放茶,有草木相伴,不用管理也不相妨害,茶樹還能得到草木的保護。為了跟雜草競爭土壤的養分,茶樹顯得更有生命力;茶園因有多樣雜草,蟲的選擇性增加了,蟲害逐漸減少;茶樹自然成長不用修剪。茶園的樹木正好可以遮蔭,野放茶因而有合宜的半日照。
2012年春天,製茶期間,三位分居各地且不相識的製作野放茶專家,接二連三地在陳陸合生命中出現,並以古法指導製茶。茶廠有三個大小不一的烘焙籠,陳陸合說:「那是野放茶能留住香氣的得力助手。」一般所使用的烘焙機,香味容易飄散,而烘焙籠直接加熱,可保留茶葉的濃郁馨香。
陳陸合說:「師法自然的野放茶,不僅種植省事、省力,又好喝。」這些在天時地利人和中孕育的野放茶,逐步實現陳陸合為家鄉水土保持的努力,以及找回古早茶幸福好滋味的願望。
重視實驗 成果會說話──柯力誌農友
麻園有機農場的年輕農夫柯力誌,投入有機農業多年,察覺作物生產有些瓶頸,幾年來不斷嘗試不同的栽種方式,希望能增加農民收益,就在幫農民解決問題之際,自己也累積了豐厚的經驗。
多年來,農場的馬鈴薯收成雖然不少,但品質卻無法提升,因為農場石頭多,經過機械採收,彼此互相撞擊,馬鈴薯內部容易受傷,存放於冰庫數月後,受傷的地方轉黑,大幅降低商品價值。既然短時間難以解決石頭多的問題,那麼有沒有比較好的方式可以解決呢?2010年他嘗試台灣史無前例的「免耕馬鈴薯」實驗,希望突破困境。
柯力誌看到國外文獻的「免耕技術」,就是把馬鈴薯種在不翻土的土壤上面,再覆蓋稻草,如此,土壤裡石頭多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可是覆蓋稻草的馬鈴薯若受到日光穿透的話,還是會變綠,綠皮馬鈴薯含有植物鹼,沒有商品價值甚至對人體有害,所以稻草要覆蓋多厚呢?他開始進行不同厚度的鋪蓋,以及不同方式的灌溉操作,還有翻土與否等諸多實驗。
第一年的馬鈴薯實驗,柯力誌發現:「稻草太薄,綠皮的機率很高,若稻草太厚會有卡芽現象。」有了脈絡可循,第二年他拿捏出適當的稻草厚度,果然綠皮減少許多,成績斐然。2011年夏天因連續大雨的關係,其他農友的馬鈴薯幾乎全軍覆沒,而他的馬鈴薯配合只要整地淺耕一次,之後就不需要再中耕除草、施肥、培土等,而且最後產量和品質都得到肯定。
另一項大宗作物──玉米,因為種植成本不低,農友的實際所得並不高,柯力誌從改善耕種方式著手。他發覺農友實際的肥料用量和書本推薦用量有落差,於是親自實驗,從合理的施肥開始,並調整行株距離,做出幾種不同的嘗試。最後找到玉米最適合生長的行株距,及本地玉米適合的肥料用量,結果產量比過去高出30%~40%且甜度增加,更重要的是成本降低不少。
「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而今柯力誌正在農場推動大宗作物的標準作業流程,從整地開始全程統一操作,並進行關懷與追蹤,展現出品質提升的決心。他說:「剛開始跟農友互動新概念時,多半不能接受,因為自己的種植經驗又較少,但相信只要實驗成果出來,他們就會跟進。」然而,實驗也不是一蹴可幾,經過多次的失敗與修正,才漸入佳境。開朗的他,歡喜把實驗成果和農友分享,一起耕耘慈心福田,才是最快樂的事。
草生栽培 高麗菜勝出──莊明堂農友
讓許多種植高麗菜農夫投降的根瘤菌的問題,在廬山「艸日土農園」主人莊明堂的眼中,成了為高麗菜追根溯源,還原地力的大學問。
莊明堂的田區管理有獨特之處。他重視草生栽培,平日不太除草,不僅省時省力省資材,而且以草來防治病蟲害。他強調,草有許多的功能,可以保溼、護土,草愈多保濕能力愈好;乾旱時可以釋出水分;雨季表土不至於因雨水沖刷而流失;土壤愈老礦物質沈積越多,土質則愈肥沃。在雜草與高麗菜共生的環境下,所生產的高麗菜,有口皆碑。
此外,為了便利觀察作物的生長及找出根源,他將兩甲的田區細分成許多小區塊,並依序編號,每一區塊有不同的運作標準。他說:「區塊劃分得愈小,表示田區的精密度愈高,長年下來,就有豐富的經驗值。」如此,就可在小區塊中不斷修正,希望種出優質而且有產能的農作物。
當許多種植高麗菜的農友,遇到根瘤菌的問題無法突破時,莊明堂嘗試運用小區塊模式找出根源。他在某一田區栽種六百棵高麗菜,結果,第一次試種就得根瘤病。他設法回溯高麗菜的品種,原來高麗菜來自地中海的原生種。地中海附近有岩漿的地方,土質屬於鹼性,適合在歐美等大環境中栽培。然而,高麗菜在台灣這樣的小環境,地力該如何維護?
莊明堂相信:「土壤和人一樣,要多元攝取營養,營養足夠了,農田地力增進,就有能力再出發。」因此,他先檢視自己的土壤,然後找出高麗菜所需要的土壤、氣候等條件,做出土地評估,才一步步進行改善。從長年的觀察得知,中性到微鹼性的土壤最適宜種植高麗菜。於是,他從活化土壤開始做起。
當地力逐漸恢復,他連栽種四次的高麗菜,都得到不錯的成績。「不斷摸索、不斷思考、不斷試驗、不怕失敗、不要灰心、要堅持」這是莊明堂做有機的心得,而心得中沒有「成功」這一項,他覺得成功是一時的,而農業要世世代代永續經營,在生態平衡的狀態下,覓得農作物產量和質量之間的最佳平衡點,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