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展新機-謝廷芳博士
目前任職農試所,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研究所的謝廷芳博士,就專業角度,提出個人對此次修法,開放有機農業使用防治資材的看法。以下是他的觀點。
有機的觀念常常令人混淆,有些初入有機領域的人士,容易將無毒農業、放任式的耕作當做有機栽培。其實,無毒農業著重於非農藥防治的概念與作法,是以最後的檢驗數據為基準,產品無農藥殘留即可;而放任式的耕作頂多可說是消極性的有機。而有機農業需考量耕作的環境,及耕種的過程中對環境及生態影響的評估,期望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前提下,能將耕作與生態環境融合,甚至改善現有生態環境。
台灣的有機農業發展環境不如歐美有利,也不如澳洲等已有大面積栽種的基礎,一下子把有機法規訂定的太嚴格,易造成有機產業的停滯。從事有機首先需建立在適地適種的基礎上,第二步是從生態、環境等方面著手,最後一關才是利用防治資材控制病蟲害。有機農業的面相其實相當多元,掌握作物多樣化、適地適種等原則,即便有病蟲害發生,也會在可忍受的範圍內受到抑制。但這個願景必須構築在具規模的有機耕種上,以台灣目前的情況看來,雖然小部分可以栽植抗病蟲品種等方式改善,但防治資材的利用與適度開放則成了「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方法之一。
過去農耕環境單純、作物多樣、土壤富含有機質,產銷範圍也多以當地鄉鎮為主,加上生態豐富、病蟲害種類少,耕種上不會太困難。現在的農耕條件已大不相同,工業發展使得空氣中飄散的污染物質增加,加上農業型態改變,單一作物大面積生產,多施化學肥料,一旦發生病蟲害,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回顧1845年,愛爾蘭因主要糧食作物馬鈴薯遭逢疫病菌大面積危害,導致百萬人餓死的慘況,在現今社會中即可透過防治資材的使用,避免此類悲劇重演。
為使有機產業有更長遠的發展,此次立法特別以大原則「正面表列」方式列舉可用的防治資材,並明確訂立限制、報准與記錄等規範,而非從「負面表列」的禁用面防堵,杜絕鑽漏洞的心態。
舉例來說,此次開放的亞磷酸具有刺激植物產生系統性抗病的效果,是植物健康管理重要的一項作法,依照使用方法調配,少量即可達到不錯的效果。噴後即便落入土壤,也可被有機環境中多樣的微生物迅速分解成植物可吸收的磷肥,確實掌控用量與次數即可。
又如波爾多液,這款歷史悠久的防治資材首先用於1882年法國波爾多城防治葡萄病害而得名。和系統性預防病害的亞磷酸相較,波爾多液則具治療性。除了防治銹病、露菌病和炭疽病外,對於其他真菌病害,也有很好的防治功效。
土壤是一個複雜的有機體,對於外來導入的物質均有很強的緩衝能力。在土壤環境中含有物理、化學及生物性因子,其中的生物性因子最為重要,從事有機耕種很強調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即是因為當土壤中添加有機質時,可誘導許多微生物的滋生,並分泌酵素進行分解有機質的動作,釋出養份提供作物生長所需,又可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利於植物根系生長,一舉數得。改善土壤的生物性又有另一項優點,即是一般的土壤傳播性病原菌的族群數量將因有益微生物的競爭或拮抗而降低。豐富的微生物相更可將有害物質轉化為有利的物質,再被植物體吸收,故持續保有土壤有機質的含量,不但可緩衝或固定有害物質,還讓土壤變得健康。
「走有機農業這條路,最重要的就是心態!」曾參與慈心基金會舉辦的農友教育訓練,謝博士心有戚戚焉地說:「整個研習中,我最認同的就是日常法師『以小殺換大殺』的概念。慈心基金會從『四生』理念出發,強調生產、生活、生態、生命並重,有機農業才能走得長遠。」
我以有機為榮──蘇榮農友
紅磘農場的主人蘇榮,嚮往著田園沒有壓力的農耕生活,在斗南從事有機栽培十餘年。目前他是麻園農場的合作農友,種植1.3公頃的水稻、約5分地的山藥, 近期計畫在紅磘農場種植自己所擅長的馬鈴薯。
這次農委會修正了法規,開放某些特定的防治資材,蘇榮覺得:「我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站在生產者的立場,開放某些防治資材,對耕作者是有利無弊;但是對於消費者,要確保有機的完整性,就有些疑慮。現在開放這些資材,以後是不是會開放更多?」他認為這是很實在的問題。有機農產品是消費者懇切的要求,也是比較長遠的做法,往後若開放下去,消費者的信心是否會打折扣?客人不一定要買有機的啊!
很多人選擇有機農產品,是有他的需求,蘇榮覺得要給消費者一個保障。他說:「我們向消費者介紹有機農產品時,往往說沒有使用化肥、農藥,開放這些防治資材以後,我如何解釋這個問題?」
種植有機果樹非常辛苦,如果使用波爾多液防治病害的話,是否能定位有機?如果可以用的話,就定位安全級或是其他等級,別誤導消費者這是有機產品就好了。
蘇榮以馬鈴薯為例,全台曾經連續五年因疫病而欠收,導致馬鈴薯的價格居高不下。一般而言,農友會用農藥來對治疫病,但從這連續五年的經驗值看來,農藥對防治病蟲害尚有不足之處,而亞磷酸的作用僅是在幫助作物本身產生抗體,有防疫的能力,所以對防治病蟲害,亞磷酸的效果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有機耕種就要忍受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例如,馬鈴薯的病害、蟲害很嚴重,「沒有好的品種,技術再好都沒有用。」他選擇抗病強的台農1 號,幾乎不用任何防治,不僅產量穩定,而且口感好、色澤美、肉質細緻。所以他認為慎選好品種,不一定要使用防治資材,也可以有好收成。
蘇榮覺得,台灣的氣候高溫多濕、夏季颱風頻繁、種植作物,病蟲害這麼多,早期,沒有使用農藥化肥,作物還是可以種得出來,表示沒開放這些防治資材,人們依舊可以生存。所以選擇品質好的種子、適地、適時、適種,才是最根本的生產方式。
拿出實驗精神──徐進明農友
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海拔1100公尺的薔薇農場,是徐進明經營了13年的秘密花園。「十地七休」的耕作方式,讓農場內的土壤有著特別不同的生命力。
薔薇農地是塊處女地,在土壤的維持與養護上特別得利。徐進明細心地把所有的田地從1到10編號,仔細規劃每塊地種植的作物、何時耕種、何時採收、何時休耕,並列出圖表檢視。休耕時,除以土壤曝曬殺菌的時間外,多以種植富含纖維質的禾本科,如麥類、紅燕麥或玉米作為綠肥,讓後續種植的十字花科得到多樣化的養分。
除了用心養土外,自1998年起,徐進明漸次改善農場周邊的條件。他在田間的坡坎上種起了杉木、櫻花等。原先只是為了賞心悅目的無心插柳,卻意外發現作物一年比一年美、收成也越來越好。原來,這些林相提供了菜蟲天敵如草蛉、椿象等最好的棲身場所,讓蟲兒的數量不至於無止盡的繁衍,大自然的奧妙,無所不在。
薔薇農場的面積大約4甲,為了擁有一個種植的好環境,實際上真正的耕種面積還不到8分地。「每一塊地、每一個作物,我都會以三年時間不斷觀察、研究他們的生長狀況。」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加上後天無微不至的養護,讓農場土壤的有機質檢測達到8%以上的高標準。徐進明說:「土壤就像胃,土壤健全了,植物有良好的吸收,本身就能獲得對抗病菌的能力。」正因為如此,他在面對防治資材的開放上有了更加小心翼翼的心態。
他運用農場邊緣的畸零地,試種了幾種作物。在大範圍使用防治資材前,他發揮實驗精神,打算先從小面積試用,以三年時間觀察其對土壤、作物及環境的影響。這次防治資材的開放,讓至今僅以蘇力菌防治蟲害的薔薇農場有了更多選擇作物的機會,如失敗了十一年的番茄,或是易得到露菌病、葉斑病的小黃瓜、豌豆等都有了嘗試的契機。在適地適種、休耕種植綠肥等前提下,謹慎運用防治資材,讓植株有更好、更健康的生長,對此,徐進明樂見其成。
再現木瓜的生機──曾宛秀農友
熱情的秋陽,穿透網室照耀著生機盎然的果園,園裡的木瓜纍纍垂墬。曾宛秀農友以網室栽培的方式在雲林的麻園農場,種植四分地的有機木瓜。
過去並沒務農經驗的曾宛秀,一旦從事有機耕種,便認真地從頭學起,這種真淳篤實的個性,致使她所栽種的農作物,都有亮麗的成績。後來她嘗試種植木瓜,雖然沒有經驗,她殷勤地請教農改場的專家或是有經驗的農友,一邊做、一邊學,漸漸地也摸索出門道。
「去年秋天颱風來襲,木瓜損失慘重,幾乎全部掉落地上。」面對每年報到的颱風,眼見落果卻也無能為力,曾宛秀無奈地說著。而今年莫拉克颱風橫掃南台灣,帶來豪大雨,木瓜出現疫病,開始腐爛。她忍痛丟棄上千公斤的木瓜,大約有四分之ㄧ的木瓜受損,面對劫後的木瓜,她欣慰地說:「有機木瓜的抵抗力比較強吧!」幸好沒有全軍覆沒。
然而,颱風過後,隨之而來的不只疫病,還有後續更嚴重的傳染病--黑腐病。適逢今年農委會開放某些防治資材,於是,曾宛秀試著以亞磷酸與氫氧化鉀依照使用方法調配後,噴灑在木瓜的葉面及果實上,希望植株產生抗體,減少損傷。身為有機農友,她很在意噴灑後是否對土地或其他造成影響?請教專家後得知,「由於亞磷酸的施用量低,對環境不易造成污染,對人、畜也沒毒性,而植物在吸收亞磷酸後,也會將它代謝成有益的磷酸。」她每天仔細地觀察,還不到一個月,剩下的木瓜絕大部分都保住了。
曾宛秀每年都做土壤的檢測,從檢測報告中得知土壤缺鎂,這份資料即成為她購買有機資材最好的參考依據,她會特別尋找含鎂的資材。「最好是天然、沒有加工的資材,然後自己再加上粉碎的豆餅就好了,這樣比較安心。我的土地偏酸,屬於坋壤土,比較沒黏性,結構比較鬆,適合種植木瓜。」曾宛秀了解自己土壤,同時也找到適合該地種植的作物。艷陽下,她熟練地駕駛翻土機,自信地繼續穿梭在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