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6期 2010 / 04 / 01 172

台灣農村仍以老人居多,人口外流嚴重,有田無人耕的窘迫,更添農村垂垂老矣、孤獨凋零的景象。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投筆從農,回到家鄉從事有機生產事業,並且,攜同人生伴侶一起返鄉耕耘。他們除了承接年老農民的技術,還不斷吸取新知,力圖改善環境,關心健康、關愛大地,為了撫慰老農的苦心,也為農村注入新血,鋪陳出一片生機蓬勃的農村景象。

本期介紹四位年輕農友的故事,他們都有共同的特質:孝順、負責任、另一半支持及家裡有土地。在社會一致追求經濟發展的時代,他們為何甘願選擇收入少、又辛苦的有機農業,其心路歷程值得我們探討,在本期二、三版分別報導他們。

在媒體資訊快速傳遞的推波助瀾下,許多人選擇從原來職場轉到有機農業,一心嚮往回歸農村生活,其中甘苦只有當事人了知,其實本基金會多年輔導推廣有機農業經驗,歸納出投入有機農業應注意項目,說明如下:

最好自己有土地,你才不會需要額外支付土地租金,以及因為租期的不確定性,讓你培養好的土壤,又被地主收回,如果你只能承租土地,租期至少5年,10年更好,這樣你對土壤的投資才不會損失,畢竟許多土地的產能都是在3年以後才陸續發揮,另外承租土地前,最好先做土壤採樣,送到當地農業改良場檢驗重金屬及土壤肥力,他們會免費為你服務,只是時間通常需要3~4週,沒有超過重金屬標準的土壤才能做有機,也免除日後驗證時的困擾。土壤有機質含量如果低於1.5%,代表貧瘠,從事有機會較辛苦,最好能在2%以上。時時關心你的土地肥力,肥力不僅僅是養分,還包括通氣、排水、團粒結構以及生物狀態,該關心有機質含量高低,但更要注意養分的均衡與pH變化,最好能自製堆肥,即使無法全數自製,也該努力發展場內循環。

農夫必須要有體力,當然體力是可以培養,隨著勞動習慣後,你也會發現你的體能進步了。有些人因為身體疾病或健康亮起紅燈時才轉作有機,希望親近自然可以獲得健康,那麼可能不宜一下子做太大面積,也許可以從1分地以下做起。學習手工具及機械操作能力,所有整地、播種、施肥、中耕、鋤草、整枝修剪、授粉…等技巧,看種植哪種作物所需方法。你需要購買種子、種苗、肥料或工具等,在哪裡可以買到,而且便宜好用,你對作物品種特性、病蟲抗性等問題資訊,可以從何處取得資料,因此你需要有蒐集能力,如某些農業雜誌,或者農民交換情資,都是不錯的管道,如果你可以上網,就擁有更迅速管道獲得資訊。

許多農務工作需要多人共同完成,你的家人可能一齊下田嗎?你們家可用農務勞力有多少?或是你得仰賴外聘臨時工人來協助完成呢?不管機械化程度多高,農務某些工作始終需要人工,才能完成。許多實例顯示,另一半的支持十分重要,不管是精神上或是實質的金錢支持。

務農設備及設施是生產中較高額的投資,一棟30坪簡易溫室,可能要價5~10萬,一部中耕機3萬到8萬不等,割草機8千~1萬元出頭,還有施肥機、抽水機、甚至貨車…,如果你還需要固定基礎的倉庫,每坪可能5~8千元,這些費用加起來十分可觀,某些溫室設施或灌溉管路,如果你學會自己動手組裝,會節省不少費用,但是切記──衡量你的荷包,以及你的農務能力及市場,不要在還是「生手」的情況下,就大筆資金投入,甚至借貸,經濟壓力常常是無法堅持有機理想的主因。應當漸進式投資與擴大規模,才不會喪失原來投入有機的一番美意。

種出好產品,不怕沒人要,但開始時,找到你的買主,向他介紹你的產品,以及讓他了解你的產品供應能力,最好能以契約簽訂計畫生產,按時且依據契約數量與品質交貨,買主會喜歡跟你長久合作。宅配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因為直接寄給家庭,如果你生產蔬菜,可能因為無法供應各式各樣產品,而難以採用此種方式。種植有機水果的人,就容易以禮盒的方式宅配給你的客戶,同時也可以賣個好價格。農夫市集也是不錯的選擇,並且可以直接跟消費者討論分享理念,可以結交朋友與擴大視野,讓人生更豐富。總之,單一性產品農場市場多分布在分裝業或盤商,多樣性產品則可以有比較寬廣的市場,相對的,農夫必須忙在理貨包裝及寄送等非直接生產性工作,而且種植技巧更繁複,這些都需要列入考慮。多數農夫是以從事農產品生產為主,但是加工卻往往是收入較豐碩的產品,只是加工產品需要較高的技術與設備,甚至需要設廠登記,家庭式加工特別需要注意衛生管理及加工環境。

有機農務應該同時享有良好生活品質,不該成為工作狂,少欲知足,內心充滿愉悅,充實生命意義,常常抱怨的農友,不僅心情不好,也常把痛苦寫在臉上,種出來的產品怎會能量高呢?應常想著生命的美好,對社會、人們回饋,善待農場內的生靈,把你的農場營造成眾生快樂天堂,把你的快樂傳遞給每一位眾生!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