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維繫著人與大自然密切的共生關係,也是人與土地培養感情的所在地,更是一個族群的根源。一群有心的農民珍視孕育作物、傳承生活文化的農村環境,在推廣有機的過程當中,體會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除了農業的生產之外,也嘗試將有機栽種的觀念,從自己的農田延伸到社區經營,甚至擴及整個大地、環境的關注。
一同在家鄉土地打拼的每個人,能夠在有機栽種漸趨穩定之際,恢復家鄉原先美好的生態環境,落實有機理念改造農村的夢想,內心感到充實與快樂。這些溫馨的實例,不僅是社區總體營造的目地,也是有機農民們共同的祈願。
做對的事情──曾國旗
「做一件事,不如做好一件事;做好一件事,不如做對一件事。」曾國旗常以這句話期勉自己。他不僅扮演東豐有機米生產者角色,還要承擔產銷班班員的生產,更在花蓮玉里埋下愛鄉、愛地球的種子。
早期,大多農民不認同有機栽培,盼能力挽頹勢的曾國旗思索著:「自己是一個有機農耕生產者,當自身獲得好處,也要更多班員加入生產,有機農業才能永續發展。」所以希望擴大有機耕種層面,讓更多農友一起參與。
與農民溝通的過程中,曾國旗遭遇許多挫折。有位農民以噴農藥的方式耕種,以致東豐有機田區受到鄰田污染的風險提高。這位農民不願改變耕作方式,曾國旗勸說近三年,終於以高於休耕的價格才租得這片土地。他感慨地說:「為什麼說服農民有機栽培,這麼辛苦呢?」甚至有的老農倚老賣老地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怎輪得到你來教我耕種。」有的老農擔心有機耕種,是因為沒有體力除草及防治病蟲害的問題;有的嘲笑有機農業是不可行的方法。
既然說服老農如此困難,何不從教育下一代著手,「我教孩子有機耕種,輕鬆地就可以種出來,為什麼你們不做?」其實,是做給老農看。當曾國旗與當地玉里鎮樂合國小的校長談起「有機耕作體驗」教學,採用鄉土教學概念,希望孩子從小薰習有機理念,進而影響家長或周遭的長輩,同時將農村文化傳承到下一代,逐步落實以有機理念改造農村的夢想,校長欣然同意。
曾國旗相信,透過意志和努力可以創造助緣。有一回,他故意承租某塊農地舉辦有機相關活動,並商請地主權充講師,因為地主正是他想要遊說有機耕種的人選。他還邀請農村的社區媽媽協助指導孩子,雖然她們對有機米的栽種並不專業,但是親子逐漸了解,其實有機農耕並不困難。「做對的事」逐漸發生效應,結果,地主變成那片土地有機栽種的示範者,社區媽媽租了一些土地,親自做有機。
當稻穀變成餐桌上的米飯,小農夫的滿足與感動,盈滿心間。經過四個多月的耕種,孩子們漸漸體會父母耕種養育的劬勞,飲水思源念恩德,也學習尊敬土地、珍惜自然,對大地投以恭敬的回禮,進一步認識有機水稻田不僅可以大面積蓄水,還可減少地球暖化。曾國旗認為有機栽培在農業中,是做最對的一件事,尤其在純樸的農村,看到孩子們對父母與大地的感恩。他正用自己的生命,去影響更多年輕人的生命。
還我故鄉原貌─李清彰
一群珍愛苑裡故鄉的社區居民,觀察家鄉以農藥、化肥耕作的田園,不但扼殺了生機,加上人口外移嚴重,農村逐漸凋零的景象,讓從事腳踏車零件生產二十餘年的李清彰和鄉人,決定找回童年不受農業污染的自然風貌,遂自發性地發起組織,成立「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生態人文發展協會」以恢復故鄉自然生態環境的心願,在社區展開了造人、造文、造產、造地、造景的社造之路。
經過一兩年後,李清彰與協會團隊發現若無實際的產業配合,組織不會長遠,他們想到苑裡沖積扇平原以種植水稻為主,為了貫徹理想,大夥商議決定以有機水稻生產做為生態社區發展的基礎,於是開始了「維護生態最優先,種有機只是順便」的艱辛歷程。
當他們邀請社區農民加入有機米栽種行列,農民多以不了解有機內涵而推諉。李清彰為了說服當地農民有機耕種,於是誕生了「稻鴨庄生活農場」,希望成為有機耕種的示範田區,並且透過推動有機米栽培,將稻田公園化,用心營造一個兼顧生產及美景的舒適環境,並以稻鴨共育生態的方式發展鴨耕米。
看得見生命,看得見生態場域的鴨耕米,做出特色後贏得好口碑。漸漸地社區農民開始主動加入有機行列,環境優美的稻鴨庄成為消費者參觀景點、農改場協助昆蟲及土壤的調查、生態盎然的農場成為大學研究所的研究對象。李清彰引述種植有機蘋果的日本農友木村秋則的一句話:「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默默去做值得做的事,對眾人有益時,那種快樂真的難以言喻。
社區農友耳濡目染下,觀念與行為也隨之改變。有位農民看到稻鴨庄石砌田埂的自然美,就在自家田區闢出一隅,用卵石砌為堤造出一景;當初嘲笑做有機辛苦的農民,後來也到協會購買有機肥料種自己要吃的蔬菜;李清彰的堂兄也開始跟進在田園周邊種植杜鵑,美化環境;有兩位農友各在自己的田區種樹,彼此觀摩後,激盪起更進一步的美化;老農發現有機米真的可以種起來,打破以往「不用農藥化肥就種不出來」的概念。
邁入第十個年頭的稻鴨庄,李清彰漸漸找回童年的故鄉,且讓小農能安身立命,讓土地能休養生息,生產出的健康食物的稻鴨庄,同時能提供一個大自然教室予孩子們戶外教學,進而牽引著社區改造,因為利益眾人的事值得去做。
打造有米樂──張美雪
提到芳榮米廠,腦海中閃過的便是影片〈無米樂〉中,崑濱伯在暗夜扛著微濕的榖子入屋內討論售價的情景。看到崑濱伯賣榖子就像嫁女兒一樣不捨的神情,貨真價實的「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宛如春雷般打醒了廣大群眾對台灣農業的關心。
與影片同時問世的是政府因應台灣加入WTO後,為提升農業品質所設立的「稻米產銷專業區」。為了配合政策,位於台南縣後壁鄉菁寮社區的芳榮米廠加入了稻米產銷專業區計畫,崑濱伯也成了專業區中的一員。無論是育種、育苗或田間管理等,芳榮以源頭式的管理做好每一個流程的控管。為了確保農民們了解每個規定,芳榮巡田的次數多到農民一看見他們就戲稱「芳榮保全來了!」因為這樣綿密的關懷,團隊合作的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
2006年後,包括崑濱伯在內的幾位農友,陸續拿下諸如全國第四屆稻米競賽總冠軍、十大經典好米獎等殊榮。熱心的農友和芳榮陸續捐出的獎金共180萬,成立「無米樂提升稻米品質促進會」,致力社區營造,表達對鄉里的回饋。也在100多公頃的專業區中,找到願意嘗試有機的農友,闢出5公頃的有機田。
家中經營芳榮米廠、同時也是促進會總幹事的張美雪說:「我們對契作的一百多位農民有責任,把他們的米順利賣出去,才有能力陪他們繼續走。」芳榮在農業領域付出的用心,有目共睹。一位耕作有機田區的老農在過世前,交代兒子這塊田無論如何一定要繼續種下去。於是,在台塑高層任職的兒子,每週坐高鐵回來種田拔草;一位任職臺灣體育大學的女老師,想要圓有機夢,拿出積蓄到菁寮買了一塊田,向芳榮取經,逐夢踏實。一路上,芳榮扮演著陪伴農友一同成長的角色,既平凡又踏實。
透過促進會舉辦的社區營造活動,大家的心快速地凝聚在一起!張美雪租了一塊原本堆滿垃圾的空地,規劃出一小塊田地讓遊客體驗真實的插秧樂;接手經營兩家古色古香的三合院當寄宿農家,社區耆老組成的二胡班在此舉辦了熱鬧的音樂發表會,社區媽媽們也在此邀約圍爐和搓湯圓,溫暖了寒冷的夜晚……彼此的心,更加緊密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觀光客進入,居民們陸續投入與米相關的產業。社區媽媽們用稻草做出精緻可愛的稻草筆、米提袋,形成「爸爸種稻、媽媽編稻」的特色,除了帶動周邊的經濟效益外,也給更多人深入認識菁寮社區的機會。張美雪帶著感恩的心參與其中,因為今天有芳榮存在,是社區和農民們共同撐持起來的,她以做好眼前的工作來回饋社區。
搭起社造的橋樑──林清立
台北內湖第一家栽培有機草莓的農場,種植的成果,因為受到顧客的肯定,採草莓的時間必須採取預約方式。人稱「馬丁」的「野草花果有機農場」主人林清立,成功經驗不私藏,也希望有機栽種及生態保育這條路不孤單,他邀請在當地經營觀光草莓農場的堂哥,一起加入有機草莓栽種的行列,更進一步以社區為重心,推廣生態環境平衡以及整體社區改造。
2002年,還在病榻上與死神拔河的馬丁,自己也沒想到走下病床後,還有機會可以為生態環境平衡的事業盡力。他回想一場大病讓他重新檢視了自己的生命,從此放下商場的競逐,回到山上的老家,本來只是想種些健康的蔬菜自行調養,結果一拿起鋤頭就沒停下來。他一區接著一區的整理,菜愈種愈多,後來索性將菜賣出去,意外的賣出名氣。客人吃出信心,他也種出信心。
種菜、賣菜期間,馬丁想起母親當年種草莓時噴農藥的毒害,以及當地觀光草莓的瓶頸,便試著投入有機草莓種植。經由不斷地實驗,與生態達成良性平衡後,馬丁終於有了健康的草莓。這時他關懷的目光再度向外擴展,想和社區共享,於是思索結合社區發展的可能性。正因為從有機草莓栽種過程中,看到生態環境平衡的迫切性,他不由得希望大家一同來關注,於是一條邀約參與的通道──白石湖吊橋,就這樣應運而生。
馬丁四處奔走、大力鼓吹社區營造,並邀集捐地。剛開始大家不知道他在忙什麼,家族對於吊橋的遠景、生態區的功能等也不了解,因此,在協商過程中遭受誤解,但他不斷和家族溝通,一一取得共識。當地圓覺寺認同生態環境保護理念而同意捐地時,他感激得當場下跪向住持拜謝。歷經無數次的促請,終於得到市政府支持白石湖吊橋的興建。
結合生態保育、觀光產業、有機栽種的理念,促成了老舊社區的改造,而一座如飛龍凌空跨越的白石湖吊橋,將馬丁與社區共同努力的成果向外展現,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吊橋一端的碑文寫著為環境改善工程捐地的名單,列有馬丁祖父之名,馬丁說:「捐地公用,利人也利己。」他慶幸自己有機會參與社區整體改造計劃,也感謝家族的認同及相關單位的支持。
吊橋的兩端連結碧山巖和生態區,生態區裡可經由春秋步道,參訪先人留下的古厝、古埤。一旁精心打造的同心池,扮演生態復育的要角。馬丁的五座有機草莓溫室在步道一角,靜靜演繹著內湖結合社區改造的溫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