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10期 2011 / 04 / 01 209

推動有機農業,必須要站在農友的立場考慮,他會擔心收成,這是理所當然;所以,慈心基金會帶著慣行農友走出農田,接觸外界,看看一些成功經驗,先讓他看到希望,讓他有信心……

今年年初,本基金會與福智文教基金會在屏東大仁科技大學合辦大專冬令營,營隊進行過程有許多單位來參訪,台南官田地區幾十位農友也在其中。因為營隊的課程與展覽,都有「有機農業」的項目,農友們聽取簡報、參與活動,每個人都非常高興有此機會走出農田,與外界交流。結束營隊參訪行程,接著來到同樣位在屏東的一處有機農場參觀,農場種植有機諾麗果,主人熱情帶著大家進行農場巡禮,並有問必答,最後賓主盡歡……

官田農友這次的「知性之旅」,是慈心基金會特別安排的。為什麼有此行程?話得從二○○九冬天談起──有些農民為了不讓鳥、鼠破壞收成,將部分稻穀浸泡熱水以免發芽,再混合農藥,撒在田埂或田邊產業道路,做為誘餌。被毒害的鳥群屍橫遍野,瀕臨絕種的水雉也難逃此一浩劫。素有凌波仙子美譽的水雉,主要棲息於台南官田區的菱角田;牠是淡水溼地的生態指標,農委會將牠列為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鳥類。

長久以來,產業跟生態容易產生對立,無形中畫出一條鴻溝,難道產業與生態不能兼容並存?官田當地雖有極少數農友也起而行,改種有機菱角,但是,想一時改變整個農田生態難之又難,不過,也不能因為這樣,推動有機的腳步隨之卻步。

其實,慈心基金會長久與農友相處下來,發現大家都很善良,只是囿於現實環境,會擔心如果收成不好,影響生計怎麼辦?所以推動的腳步要踏得穩,一定要站在農友的立場考慮,於是乎,首先必須讓慣行農友看到希望,也就是台灣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帶著農友前去「取經」。雖然官田農友僅僅參加一日的知性之祣,可是就在回程的車上,有很多農友都反映,有機種植是必要的,舉幾位農友的心聲與大家共享……

  • 陳姓農友(五十四歲)目前有五分菱角田,他說:「參加這次活動,才了解有機的重要,開始想要做有機。」
  • 黃姓農友(五十八歲)目前有六甲地,他說:「參觀的感覺很好,看到有機的希望。」
  • 林姓農友(六十七)歲,務農四十餘年,種水稻也種菱角,菱角每年要用藥六、七次。他覺得農藥可以少用,但是不可以不用,如果真的可以不用農藥還種得出來,他說:「一定要告訴我。」
  • 李姓農友(三十一歲),爸爸種菱角,她幫爸爸賣菱角。很心疼爸爸整天泡在農藥水裡種菱角,也因此爸爸的肝功能不好。這次參加活動,看見慈心團隊有活力,體會到種有機必須是團隊,必須要大家一起跟進,否則空氣中、雨中都是農藥,想要單打獨鬥也是沒辦法的!參觀有機諾麗果園時,覺得那裡空氣很好,很羨慕,必須要大家一起努力,農民要有良心!

種有機,一定要靠團隊

和農友相處久了,也了解他們的苦衷,很多人跟慈心義工說:「大家都在噴藥時,農田就像個『毒窟』,誰都不想待在那裡,可是,如果我想改,別人不想改,我要怎麼辦?」就如同上述李姓農友所言──種有機必須要大家一起跟進!

慈心基金會深刻了解農友的感受,才會為官田農友舉辦這次知性之旅。就如同二○○九年初,慈心基金會在翡翠水庫上游,坪林地區輔導轉作有機茶園計畫,生產不用化肥、農藥的茶,名為「淨源茶」。計畫執行一年之後就有十多位農友加入合作行列,這群參與淨源茶專案的茶農,初踏有機領域,方知克服困難不僅需要一群人的力量,更亟需過來人的經驗。於是,慈心基金會帶領他們到南投縣名間鄉、竹山鎮,參訪種植有機茶甚有經驗的農友,希望解開轉作後的種種疑惑。基金會也同樣帶著農友參訪營隊,並在營隊中跟所有學員介紹這群農友,博得滿堂喝采。農友得到祝福與鼓勵,深感有機之路不孤單。

台北三芝的阿石伯是個勤懇的蓮花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幾十年的農務經驗,讓他習慣噴農藥殺蟲,用化肥養蓮花。七十二歲那年,因為田裡的台北赤蛙因緣,慈心基金會的理念進入了他的生命,改變了他務農的概念與做法,也改變了當地橫山社區的生態;如今阿石伯和他所在的橫山社區,對於農業,以及農業所影響的環境生態,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阿石伯的故事感動很多人,也因此他出席了基金會舉辦的各項營隊,分享他的生命故事,不管是全國教師營、企業營、大專營,大大小小的朋友都視他為現代英雄。一個老農的生命,成為產業跟生態雙贏的奇蹟,也鼓舞很多人願意投入有機行列。

慈心基金會非常希望農友除了低頭辛勤耕耘外,也能走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自己與環境是如此息息相關。本期慈心大地,走訪了好幾處農場,他們的理念與慈心不謀而合──不能只有埋首於自己的土地,如果沒有社區配合,單打獨鬥是很困難的。台北市內湖區「野草花果有機農場」的林清立、苗栗「鴨稻庄生活農場」的李清彰、台南「芳榮米廠」的張美雪,以及花蓮「東豐有機產銷班」的曾國旗,都在投入有機耕種之後,將自己的體會受用,擴展到周圍的街坊鄰居,群策群力,共同成就一個又一個改變原來的老舊社區,邁向生態發展社區的事例。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