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留種 聚沙成塔─邱奕儒教授
當失序與破壞的力量敲響地球危機的警鐘時,標榜「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的樸門哲學為地球注入一股希望的清流。任教慈濟大學,同時也是花蓮樸門永續生活協會理事長的邱奕儒,一方面在社區推動免費樸門課程,一方面在校園鼓勵學子重視自然資源永續經營的課題。
在眾多型態的樸門課程中,邱教授認為社區型種子保存是刻不容緩的工作。他說,真正開始重視這個議題,源於2008年5月的緬甸風災。由於災情慘重,「慈濟」前往救災時,發現單單賑濟食物,救標不救本,必須儘速播種復耕;然而風災帶來的豪大雨,讓全國水稻種子一夕之間「泡」為烏有,幸好台灣、泰國緊急運種救急,未讓災情擴大。「無種」事件讓邱教授印象深刻,決心要在這個議題盡心力。
「台灣農民少留種,而老一輩的技術也逐漸失傳,再不留種,以後可能有錢也買不到食物了。」邱教授在留種過程中,發現產業鏈中斷問題嚴重。譬如民間幾乎找不到做麵粉用的小麥種子;雖然金門也有小麥種子,但筋度不夠,多為釀酒用途,產業鏈的中斷不容忽視。
邱教授表示,由社區來做「種子銀行」的運作,接受種子捐贈,並「借貸」給想種的人,而「借種者」必需也採集種子,並加上「利息」還給銀行。雖然這給方式在種子變異性控制上遠不如專業的操作方式,但這可讓參與者重拾留種習慣,並且提高基因多樣性,增加未來各種可能衝擊的承受力,達到「藏種於民」之效。
自家採種 代代更強─湯麗惠農友
好山好水的花蓮,近年逐漸聚集一群崇尚自然農法的現代小農,「雜草蟲聲農莊」的主人湯麗惠(湯平)就是其中之一。懷抱在自己農地上自給自足的夢想,竟是要天天面對雜草和蟲害噩夢的開始,直到參加樸門永續自然農法的課程後,才一腳踏入自家採種、留種的現代農夫生涯。
湯麗惠從泰國米之神戴查先生身上學到自家留種的重要性,當蔬菜種苗本身健康強壯時,病蟲害和土壤肥分就不再是影響植物生長的主因。她觀察油菜花經過三代的自家採種後,變得非常強壯,因為自家留的種子是一代一代適應農場的土壤和氣候。另外,她向其他農友交換得來的種子,則是經過多代採種後的種子,對土地的適應性比慣行種子佳。幸運的湯麗惠,手上的種子40%是父親務農時留下的,其餘則是小農間彼此的交換,不得已才去種苗店購買新品種的種子,再自行一代一代留種。
學習樸門課程後,湯麗惠逐漸意識到種植原生農作物對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於是開始栽種原住民代代採種、留種的傳統植物,例如,樹豆、翼豆、刀豆,昭和草、野莧菜、紫背草、龍葵等野菜,這些原生種野菜的生命力和適應力都優於其他蔬菜。
野菜的基因經過長時間的鍛鍊,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佳、生長速度快、又抗病蟲害,漸漸成為農場蔬菜的新要角。其基因庫中一點一滴詳實記錄著天候的變化和土壤中豐富微生物的特性,可見若能自家代代採種、留種,種子愈來愈強,因此,也能減輕農民每日拔草除蟲的辛勞。
湯麗惠說:「小農們彼此交換種子的過程,就是以民間的力量來保留較特殊罕見的本土品種,無形中也讓植物的基因變得更多元,尤其將傳統的好東西封存下來,就不用擔心種子遭商人把持。」雖然自家留種費時費工,但整理採集後的各種健康蔬菜、水果的種子,心情既滿足又充滿成就感,也是她如數家珍的寶貝。
野化栽植 愈戰愈勇─許素桂農友
美味健康的蔬果,從種子開始。位在花蓮縣吉安鄉「遠古農莊」主人許素桂,秉持秀明自然農法「不施肥、不灑藥、自家取種」的精神栽種多種健康蔬菜。因為市售的種子多是F1,很難培育優良且穩定的後代,有些甚至無法留種,寧願自己耗時費力從選種、採種、留種開始做起,打好基礎,未來農耕才能事半功倍。
相信作物本來就會運用自然與土壤來生長的許素桂,在不施肥,不噴藥的狀況,依舊可以長出碩大甜美的果實,然後從強壯、甜美的植株採種,這樣代代相傳的種子自然比較強壯又美味。她笑說:「我把蔬菜當野草,任其自然生長,久而久之就野化了。」這樣的蔬菜,經過大自然的挑戰,往往還能夠留到開花。
採種的條件,以通過種種考驗的植株為上選,而採種的時機,若遇颱風則難度增高,當年可能採不到種子,所以必須預留四到五年的種子,才能持續種植。此外,尚需觀察作物成熟期的狀態,例如,茼蒿、香菜的成熟期若遇雨季,其種子比較弱,造成品質的不穩定,這也是自家採種較不穩定的因素,可是自家採種比較能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
多年來辛勤留種的許素桂,保留多種瓜類的種子,還有玉米、茼蒿、菠菜、白花芥藍、茴香、當歸、粉蔥、白玉蘿蔔、香菜、芹菜等種子。談到自家作物,她興奮地說:「我種的茼蒿不易爛,通常可以摘心,長出側芽,甚至可以摘到第三次,還可以開花留種。」又如,不施肥的白蘿蔔,組織比較紮實且不會裂開,「同樣大的白蘿蔔,重量一定比慣行的重。」遇到多變的天氣,別人的高麗菜可能都爛了,「我的高麗菜毫髮無傷,連外葉都是綠的!」
「留種太重要了,一定要做好。」然而,靠自己採種、留種的速度實在緩慢,因為作物種類繁多、數量少,且採種時間很長,一種蔬菜的採種往往需要半年以上,且占據一個田區,甚至需要好幾代的培育。許素桂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農夫,一起分工合作,整合種子的資源。
邊做邊學 技術傳承─陳銀昌農友
「農業要成功,種子占百分之七十以上。」自然農法的生產者陳銀昌,對農業根深蒂固的直覺就是:「種子很重要。」選種、留種三十年,經常在種子堆裡千中選一的陳銀昌說:「留種,是一條快樂且具意義的道路!」
順手抓起一把粉豆的種子,陳銀昌能熟稔、快速地分出類別,且比較出不同種子的產量大小,以及抗病性強弱;種子長成後的果實,也能預測未來的口感;捧來三顆不同熟度的木瓜,陳銀昌有別於大眾愛看表面的光澤或大小,而是看厚度和肉質來選擇是否採種。這些都是他多年經驗的累積。
相對於陳銀昌的專業,現代農夫多仰賴種苗公司做採種技術,而失去自行留種、育種的學習機會,許多種子也因未受重視而逐漸消失,因此,自家留種漸漸受到重視。例如,原生種小米的抗病、抗菌力佳,更應該好好保留。他覺得,國際間因為基因改造所衍生農民與種子公司的生存、專利權紛爭,以及生態危機,引起舉世關注,因此,選種、育種的技術傳承,顯得格外重要。
選出好的品種,其實很不簡單。陳銀昌說:「必須考慮作物的抗病力、口感、產量三個要素挑出種子,其次拍照,最後是將栽種時間及栽種過程記錄下來。」通過了病害、產量的考驗,挑出好的品種,淘汰不好的種子,或者留著做母本,也許日後交配還能出現更好的品種。正如他的得意作品──甜椒,一開始他先挑出具有亮度、甜度、脆度、抗病力好的甜椒種子,並留下母本,然後栽種所挑選的種子,歷經五年的留種,終於育出令他滿意的果實。
「選種,任何地方都可以,若是留種,因為有產量的需求,氣候穩定就很重要。」陳銀昌覺得中南部就比氣候多變的北部適合留種。一旦了解留種的意義之後,不僅可以學到技術,也可省下一筆可觀的種子費用。
不斷試種 成果豐碩─陳惠雯農友
長期致力於推廣並實踐「秀明自然農法」理念的陳惠雯,主張不施肥、無農藥、少除草,經由在同一塊土地上一代代自家採種的培育,作物便能慢慢回到原本較為自然的生長過程,人們也得以吃到健康的食物。
陳惠雯回憶,十幾年前她以農業門外漢之姿剛學習採種時,聽到種子公司用種種方法壟斷種子市場,總有一天,將控制全世界人類的食物。她直呼:「這簡直像科幻片,怎麼可能!」後來,事實證明的確逐步發生了,若這樣的行為模式在美國行得通,複製到其他國家也可能成功,則不久的將來,農友即使想要買種子也買不到了。那麼要怎麼做呢?「自己希望吃什麼,就去保護那個種子。自己希望留下什麼東西給未來子孫,就把那個東西留下來。」她意味深長地說。
每次收集到新種子,即使小面積陳惠雯也嘗試把它種下來,「只要留下種子就好。」如果失敗了就一試再試,因為保種最好的地方不是在「國家作物種原庫」而是在田裡。例如,要將某種作物從F1中分離出來成為固定種,需要八年時間,即使時間漫長,但能留下好品種,就一直試種,不知不覺過了八年也就固定下來了。目前農莊自家採種約有一百三十多種,是她憑著熱情與堅持累積十一年經驗的結果。
專業農家更應該要留種。陳惠雯認為務農一定要有種子,如果種子被壟斷,受害最大的是專業農家,而非小農。另外,種苗是未來栽種成敗的關鍵,在台灣,農家幾乎都是向種苗公司購得,「這麼重要的工作竟然交給別人做,如同把生計交給別人處理,風險極高。」陳惠雯覺得自己育苗、留種,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
採種是一種技術,以前只要跟著父母在田裡邊做邊學自然就會,現今幾乎沒有傳承。陳惠雯建議可先從容易入手的瓜類、豆類或自己熟悉的作物開始,就不覺得有壓力,此外,透過種子交換平台,還可以交換得意作品,彼此分享經驗。留種很重要且不困難,只要嘗試一定可以留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