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 25 週年 2022 / 02 / 16 31

「土裡土氣」、「灰頭土臉」、「視如糞土」…,許多成語以「土」來形容人或事物的卑微、不受重視,語中帶有藐視的意味,認真說起來,真是太委屈、太小看「土」的價值了。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美麗的花朵、蓋房子的磚瓦,乃至用來救命的藥物原料,其實都是取自於「土壤」,他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貢獻,但是,我們卻不認識、不重視他。

 

原來土壤這麼重要

我們最直接能體會到土壤的重要性,就是土地能產出糧食,不僅養活人類,也滋養了眾多大小生物,除此之外,您還想到土壤有何貢獻嗎?

聯合國糧農組織為增加人們對土壤重要性的認識提出了以下幾點:
1. 健康土壤是健康糧食生產的基礎,也是各類作物(飼料、燃料、醫藥等用途)的管理、培養基礎。
2. 土壤支持了地球約1/4的生物多樣性。
3. 土壤在碳循環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並有助於氣候變遷問題的因應。
4. 土壤涵養並過濾水源,且能在洪水與乾旱發生時發揮作用。
5. 土壤並不是可再生的資源,因此對土壤的保護無論是糧食安全與人類的永續未來都至為重要。

 

 其中第三點:「土壤有助於氣候變遷問題的因應」讓人眼睛一亮,因為就在全球各地為極端氣候所付出人命財產損失的慘痛代價時,這訊息真是令人振奮!

 

土壤強大的匯碳功能

原來土壤一直默默地在為我們進行偉大的「匯碳」工作,貯碳量甚至比動植物、森林所組成的「生物碳庫」高四倍,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庫(註1)。多年前即有土壤專家提出這樣的論述,然而,一般認知上,談到「匯碳」,直接想到的方式是種樹,因此世界各國莫不鼓勵種樹減緩地球暖化,殊不知,樹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之後儲存於樹幹、樹枝和樹葉,其中,有近六成之多是送到土壤中存放。

土壤能大量儲存碳的前提必須是健康具有活性,但是殘酷的現實是,全球有1/3的土壤退化、每年流失240億公噸的土壤(註2)。主要原因是工廠產生重金屬、廢水等污染物、飼養牲畜產生的廢棄物,乃至各種塑膠垃圾都是造成污染土壤的來源,而越蓋越多的建築物、以柏油等讓土壤不見天日的道路鋪設與土地大面積不利使用(如:農地種電)都讓土地無法呼吸,縮減碳存量,而農業上過度使用農藥肥料是土壤劣化很重要的原因。

土壤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庫。樹木吸收二氧化碳後,有近六成儲存於土壤。當植物腐壞後,碳會以有機質的型態存在土中。

 

有機耕作成就好土壤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報告指出:「農業是當前具有很大緩解氣候變遷能力和潛力的重要陸地生態系統,若能透過適宜的農業生產行為,將有效增加農地土壤碳儲存量。」

慈心基金會多年前呼應上述國際觀點,於2013年雲林縣農業博覽會碳匯林場中設置「農匯碳」,提出有機農業對匯碳的貢獻,民眾置身於現場的迷你有機農場,可以直接觸摸到有機充滿有機質鬆軟的土壤,了解有機農耕如何幫助土壤提升碳匯能力。當時,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對此說明:「相較使用農藥化肥的慣行農法,有機耕作強調土壤管理,堆肥施入土壤可增加有機質,讓碳再回到大地,而且有機農業重視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不濫墾林地、不任意焚燒作物殘體,有助於減低二氧化碳排放,是相當積極的碳匯行為。」

我們堅信,用友善的態度把土地照顧好,大地回饋給我們的是健康安全食物與生意盎然的生態環境,也帶來強大的匯碳功能,為減緩氣候變遷帶來希望,除此之外,「大地之母」還有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奇等待我們發現,一起好好認識並珍惜腳下看似卑微卻又不可輕忽的土壤世界吧!

從慣行轉作有機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從原來的不到2%以下成長為4~5%。

 

【備 註】

1.全球五大碳庫:全球五大碳庫的碳貯量,依照多寡可分為海洋(38000Pg)、地質(4130 Pg)、土壤(2500 Pg)、大氣(800 Pg)以及生物(620 Pg)。工業革命後因能源需求,人類大量開採、燃燒化石燃料,導致地質碳庫大量減少並轉移至大氣碳庫中。(資料來源:〈永續農業對土壤有機碳庫的影響〉)
2.聯合國《全球土地展望》報告 揭一年流失240億噸沃土

【參考資料】

請點入→慈心大地第20期
負碳農業 學者建議再生有機農法 讓碳回歸土壤「地下碳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