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相關訊息
相關訊息
相關訊息 2014 / 08 / 01 308

20140806 2

團結做有機

「回去,一定要團結做有機!」馬來西亞農友來台參訪後,發願回到家鄉從事有機種植,因為從事有機的農田,才是人們健康生活的依靠,而有了健康,擁有其他才有意義。

在馬國從事園藝資材批發的Baba公司總經理梁志文,於2010~2011年曾來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參訪,對慈心推動有機事業,產銷鏈緊密結合的成功模式印象深刻。透過他的號召,今年來台的農友總共有三十七人,其中一半是花農。這些花農了解到種植觀賞花卉時,因為不是用來當食品,只求花卉賣相好的情況下,他們用了太多的農藥,長久下來不僅危害人體健康,也會汙染環境,希望有機會可以改變種植方式、改變生活。

信心—來自台灣經驗與熱情

因為一顆想改變的心,驅動著他們往前走,他們每年都來台灣取經,而且人數越來越多。今年七月,他們又來到台灣,慈心基金會特別安排,參訪花蓮農改場、雲林古坑慈心有機農場、西螺有機生產農場、福業及里仁公司,希望藉由台灣農友種植有機的成功經驗與熱情,及一氣呵成的產銷鏈經營模式,鼓勵他們堅定種植有機的信心。

行程結束後,馬國農友分享此行最大的收穫,就是體會到要做有機,必須要有一群人同心協力,因為不論是前面的種植,或者是後面的產銷,還有跟通路物流業者談好契作等等,這條供應鏈必須是連貫的。上游種了菜要有管道賣出去,蔬菜盛產的時候,要有像里仁這樣的公司,居中協調食品加工廠,把供過於求的蔬菜加工做成各種商品,例如酵素、芒果乾、米麵條等等,總之想盡辦法幫農友把這些農產品去化掉,避免產品過剩造成農友的損失。

20140806 420140806 1

期待有機種籽  馬國遍地開花

還有人說起,上次「取經」後回去就馬上嘗試種有機,但是遇到非常多的困難,種都種不出來,結果非常淒慘。這一次來參訪後,他知道推動有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求成果,從慣行轉作有機一定會遇到種種難題,但是種有機會越種越輕鬆,土質越來越好,生態也越來越豐富,只要能熬過前面那段過渡期,就能根本解決問題。而種慣行大量灑農藥化肥,不僅危害身體健康、造成土質惡化而且汙染環境,了解這些過患後,他更堅定做對的事情,走這條有機路。

慈心基金會董事長賴錫源表示,慈心致力推動有機二十年,才有今天的成果,慈心願意提供經驗,全力協助馬國農友推動有機,只要複製慈心的模式,不需要再摸索,這條路絕對可行,有機的種子一定能在馬國遍地開花。

馬國農友提到,當年慈心基金會創辦人堅持推展有機農業非常有智慧,在週遭日漸惡化的大環境之下,不僅帶領台灣的農業與人心走向光明之路,也藉由有機經驗的傳遞,讓馬國農業看到希望並得到走下去的力量。

慈心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