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1期 2009 / 01 / 01 91

除了有理想,也應兼顧生產力及品質提升,畢竟我們需要的是全民的有機產業,讓有機生產及消費普及,才能照顧更廣泛的土地以及眾生的健康……

農委會制定「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母法於2007年1月29日公布,其間陸續定出相關之子法及施行細則,這個管理辦法在2009年1月29日正式上路。此刻大家把焦點關注在有機法案即將實施,坊間各式標示「有機」的未驗證本地加工食品,或國外進口「有機」食品可能觸法而受罰,業者的壓力轉成對行政主管部門的責備,大家都在觀望,到底立了法的有機產業,將會發生什麼變化,會因此讓有機更令人信任,需求增加,生產面積大大提升?但可以顯見的,現有「有機」產品將在市場大量消失!這個秩序重整恐怕需要一段時間。

本會除了在驗證工作率先完成新的認證要求,於去(2008)年12月8日通過農委會授證,可執行新法案的「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的產品驗證,除了讓原驗證生產者順利轉換外,也陸續受理有機加工及分裝業者的驗證申請,並已有數家廠商已經通過驗證,可以在法規實施後,在加工產品上使用「有機」品名,這是台灣有機農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本會同仁、農友與廠商共同努力的成果。

過去許多人對「慈心基金會」的印象,是專辦有機驗證的機構,其實本會成立至今,對消費者的有機理念推廣與體驗,不餘遺力,每年與福智文教基金會合辦教師生命成長營、企業主管生命成長營、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等大型營隊,對數千參與者宣講有機農業的好處,讓更多人認識並支持有機。同時對產業進行各項服務推廣工作,例如最近進行中的「翡翠水庫集水區轉作有機生產計劃」即是一例。

據調查,茶園草生栽培可以調節土壤水分,在暴雨來臨時,雜草緊緊的抓住土壤,以免表土流失,又能如海綿般把水吸附,旱季再慢慢釋放出來,螢火蟲、蛙類等也棲息在草叢及水窪中,坡地沒有投入化學肥料,採用有機肥,不會有高濃度氮磷化學品溶出,在水庫集水區的茶園,採取有機種植,不僅種出安全茶品,更兼顧生態與水源保護的意義,所有飲用來自水庫水的民眾,應當共同且積極的來支持這樣的行動!

本會已邀請坪林鄉幾位茶農轉種有機茶,這些茶葉產品在2009年春節推出「翡翠優質茶」禮盒,由企業認購可送禮或自用,在包裝及文宣品上,把這種理念傳遞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進而支持,將來再逐步擴增茶農及面積,形成善的循環。如果這樣的計畫能順利推廣,也可以複製到其他水庫及高山農區上,將可以減少山林因為慣行農業行為,而導致表土流失及污染水源,耕作者也可以持續在原地經營謀生,免於面臨轉業或移居的衝擊,這是以合作、共生、共存的永續推動計畫!

回顧過去有機農業,已經將基本觀念散播出去,消費大眾逐漸認同許多有機農友的用心與堅持,尤其看到農友對其他生命的態度、土地的關懷,讓消費大眾產生支持的力量。但要讓有機產業永續經營,除了有理想性外,在生產力及產品品質的提升,也應當兼顧,畢竟我們需要的是全民的有機產業,讓有機生產及消費普及,才能照顧更廣泛的土地以及眾生的健康。

舉凡對有機發展有利的面向,本會皆努力架構及推動,除了善用內部既有的各項資源,並結合各領域的團體與個人,共同合作,產生更大的力量,這些個工作需要您的支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