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大地

慈心大地單元

第25期 2015 / 01 / 01 307

「蔬果體驗箱」裡面有什麼呢?小朋友透過手、鼻子等五官接觸,猜猜看是哪種作物     

桃園慈心農場為了重新建立人與食物、土地的關係,把大人、小孩從餐桌前請到農場,看看食物烹煮前如何被細心照顧長大,總是卑微而默默付出的大地,如何孕育健康的作物餵養所有的生命,希望能讓小朋友在心中灑下感恩的種子,願意慢慢去調整飲食習慣,而家長了解食物與土地的內涵後,也能以價值取代價格,歡喜地以行動支持農友。

擺脫連日冷颼颼的天氣,老天很賞臉的露出了短暫溫暖的陽光,新店福智讀經班的師生、家長們,相約來到桃園慈心農場,農場規畫了許多活動,希望在遊戲與親自參與的過程中,改變大人、小孩們對食物的刻板認知。

黑箱摸蔬果 猜來猜去認不得

百香果長在哪裡?洛神花做什麼用?紅蘿蔔葉能吃嗎?小朋友對食物的認知就是它擺在餐桌上的樣貌,慈心農場透過「蔬果體驗箱」、「土裡土氣」與實際下廚炒菜等趣味活動,讓小朋友眼到、手到、口到,與土地、食材作了一場親密接觸。

「蔬果體驗箱」活動,把箱子挖一個洞,小朋友伸手進去觸摸裡面的蔬果,猜猜看是那種農作物。帶葉子的紅白蘿蔔、小顆的高麗菜、連藤的落花生、小樹般的花椰菜……,他們猜來猜去認不得,答對的大約只有30%,因為不知道蘿蔔有葉子、上面頂著一大簇藤葉的花生壓根兒沒看過。 

土裡土氣  認識健康土

「土裡土氣」的活動,先引導觀察慣行土、有機土的分別,然後進行親子角色扮演,由爸媽聯手當土壤,孩子則當蚯蚓。有機土鬆軟,蚯蚓可來去自如;灑了化肥的慣行土則硬梆梆的鑽不過去,在遊戲的歡笑聲中,讓大家了解慣行農法對生物、土壤的影響,進而體會有機、健康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健康的農作物。

之後實際下田採摘洛神花,小朋友對洛神花更陌生了,滿臉狐疑直問:「這真的能吃嗎?」帶隊老師拿出雨傘柄做的小管子,教他們如何去除洛神花的種籽,氣氛頓時high到高點,陪在一旁的家長也興奮表示:「有機會讓小孩動手體驗,實在太難得了!」

珍惜食材  蘿蔔皮與葉美味滿分

隨後看到攀爬在棚架上的百香果,很多小朋友驚訝地說,以為百香果長在樹上。棚子上垂掛著一條醒目的大冬瓜,老師說明,一般冬瓜是「躺」在田地上,農人很有智慧,會因應農場環境,讓作物呈現不同的生長模式。老師也解說如何跟土地、生命友善互動,一位家長有感而發:「原來農場裡的生命是可以溝通的,你對牠友善,牠也會友善回應你。」

中午,每位小朋友與家長們合力炒出一盤菜,由於食材都健康無毒,馬鈴薯不用削皮,直接切片即可油煎;白蘿蔔帶皮下鍋燉滷,不僅沒有辛辣味,還增加了獨特的鮮甜;通常會被丟棄的紅蘿蔔葉,切碎後和麵糊做成煎餅,每道菜都美味滿分,不僅打破一般人對食物的刻板印象,也藉由全食材的善用,長養惜福愛物的感恩心。

挺農友、學健康 身心改革漸沸揚

一場饒富趣味與教育意涵的農場體驗活動,讓所有參與者打開眼與心,上了一堂價值非凡的生命課程。相信農作物散發的自然清香,未來會在他們咀嚼蔬果時從舌尖現起;踩在農場鬆軟泥土的經驗,會讓他們開始注意腳下每一吋土地;更重要的,當要丟棄食物時,那個親自採摘、烹煮的體驗,會讓他們稍作思考-得來不易啊!

桃園慈心農場孫仁益表示,該農場以教育為核心,營造兼顧生產、生活、生態、生命的環教場域,將來希望融入「社區支持型農業」的理念,推廣「食當季、吃在地」,減少碳排放量,減輕環境的負擔。並藉由舉辦有機小農市集與選用小農生產的食材,幫附近的小農搭起與消費者直通、互助的橋樑,及推動鄰近學校的食農教育,使教育農場真實體現給予所有生命快樂的慈心理念。

種的人與吃的人有了連結,從農場到餐桌,一場貫穿身心的改革正漸漸沸揚。

下一頁